西汉侯国地理(出版书)-在线阅读无广告-马孟龙 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-景帝文帝侯国分

时间:2024-11-05 19:32 /虚拟网游 / 编辑:安格斯
主角文帝,侯国分,景帝的小说叫《西汉侯国地理(出版书)》,本小说的作者是马孟龙所编写的无限流、机智、宅男风格的小说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值得注意的是,同时封置的偿沙定王子刘看之容陵...

西汉侯国地理(出版书)

推荐指数:10分

阅读指数:10分

连载情况: 已全本

《西汉侯国地理(出版书)》在线阅读

《西汉侯国地理(出版书)》精彩预览

值得注意的是,同时封置的沙定王子刘之容陵侯国,《史表》误记为“句陵”。句容、句陵、容陵三个地名的同时出现,使笔者怀疑“句容”是“句陵”、“容陵”两地名混淆的结果,或许刘的封国应作“句陵”,为沙国属县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沙国也存在一。个句容县的可能,毕竟当时异地同名的现象也很常见。之所述,刘之封国仅存在一年,迁徙他地的可能较小。该侯国封置,当改属豫章郡。

容陵(264) 元光六年,武帝封沙定王子刘福为容陵侯,元鼎五年因酎金免。《汉志》容陵属沙国。就容陵的地理方位来看,容陵侯国分封当别属豫章郡。元鼎五年容陵侯国除国为县,仍属豫章郡。初元元年,沙国除,容陵县回属沙郡(与安城相同)。容陵侯国分封,未曾发生迁徙。

路陵(357)元朔四年,武帝封沙定王子刘童为路陵侯,元狩二年因罪自杀。路陵,《汉志》无,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•庆府》曰:

顾祖禹: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卷八一,第3809页。《史表》作“洛陵侯”。

邵阳县。附郭。汉置昭陵县,属沙国。武帝封沙定王子重为洛阳侯。《括地志》云:“即昭陵也。”

钱大昭:《汉书辨疑》卷四,第50页。梁玉绳:《史记志疑》卷一四,第719页。谭其骧主编: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第二册,第22—23页。

据顾祖禹的说法,路陵侯国即《汉志》沙国之昭陵县。钱大昭曰:“(路陵)疑昭陵之误。昭陵,沙县。” 梁玉绳亦从此说。 今按,顾、钱、梁之说不足据。昭陵县地望在资沿岸,其上游还有夫夷、都梁两县。 夫夷、都梁于元朔五年分封沙王子,知两县本为沙国地。若元朔四年昭陵已别属他郡,沙国将如何管辖夫夷、都梁两县?笔者以为,王恢的看法值得注意:

王恢:《汉王国与侯国之演》,第282页。

按:《经》“资出零陵郡都梁县路山”,山在今湖南武冈县西南百里,路陵疑在武冈境;元朔五年又封沙定王子于都梁,境相接也。

查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,路山在都梁县南。从元朔四年先置路陵侯国,次年复置都梁侯国来看,王恢的看法十分理。路陵侯国当在路山附近,《经•资注》曰:

经注疏》卷三八,第3111—3112页。

出武陵郡无阳县界唐糺山,盖路山之别名也,谓之大溪。东北迳邵陵郡武冈县南,县分都梁之所置也。县左右二冈对峙,重岨齐秀,间可二里,旧传汉伐五溪蛮,蛮保此冈,故曰武冈,县即其称焉。大溪迳建兴县南,又迳都梁县南。

国家文物局主编:《中国文物地图集•湖南分册》,沙:湖南地图出版社,1997年,第2张98修页桂。:《〈经注〉洞系校注与复原(下篇)》,收入作者论文集《龚江集》,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2014年,第162—163页。

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将汉代都梁县定位于武冈县城东,此地恰有一座古城遗址,当地文物部门登记为“都梁侯国故城”。 但据《资注》,都梁县地处南朝建兴县(今洞县高沙镇八头村)下游。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、武冈县文物部门的定位显然源自《读史方舆纪要》“都梁城,(武冈)州东五里”。《纪要》这一记载已被张修桂先生证明有误。 武冈县东之古城应该就是《资注》提到武冈县。《文物地图集》提到该古城遗址采集有汉代陶片,笔者推测古城可能与汉代路陵侯国有关。路陵侯国废除并入都梁县,西晋又从都梁县分置为武冈县。元朔四年路陵侯国分封,别属桂阳郡。

《汉表》路陵侯条下注“南阳”,说明路陵侯国地处南阳郡。显然,路陵侯国与舂陵、安众、叶三侯国一样,分封曾发生迁徙。王荣商曰:

王荣商:《汉书补注》卷五,第1034页。

沙侯国不应远隶南阳。此(指路陵侯—笔者按)及攸舆侯皆注云南阳,而安众、叶平又皆南阳之地。岂同内徙耶?

周振鹤先生也有类似的看法,见《西汉沙国封域迁考》。

王氏之说得其要旨, 唯路陵侯国徙封之年不可考。

攸舆(358) 元朔四年,武帝封沙定王子刘则为攸舆侯,太初元年因罪被杀。《经•洣注》:

经注疏》卷三九,第3221页。

(攸)西北流迳攸县北,县北带攸溪,盖即溪以名县也。汉武帝元朔四年,封沙定王子则为攸舆侯,即《地理志》所谓攸县者也。

据此,攸舆侯国即《汉志》沙国攸县。故《史表》攸舆侯条《索隐》曰:“今沙有攸县,本名攸舆。”

梁玉绳:《史记志疑》卷一四,第719页。周振鹤:《西汉政区地理》,第123页。

《汉表》攸舆侯条下注“南阳”,梁玉绳以为《表》注有误, 周振鹤先生则认为“南阳”为“桂阳”之误, 二人之说均不确。《表》注“南阳”,说明该侯国迁徙至南阳郡。攸舆侯国初封当别属豫章郡,迁往南阳郡,原攸舆恢复为县。初元元年,与安城、容陵、茶陵三县一并回属沙郡。

荼陵(359) 元朔四年,武帝封沙定王子刘䜣为荼陵侯,太初元年除。《汉志》荼陵属沙国,《汉表》注“桂阳”,初封别属桂阳郡,初元元年回属沙郡。

建成(360) 元朔四年,武帝封沙定王子刘拾为建成侯,元鼎二年除。《汉志》建成属豫章郡。今本《汉表》建成侯条无下注郡名,而《史表》建成侯条《索隐》曰:“《表》在豫章。”知今本《汉表》脱漏“豫章”。建成侯国分封,别属豫章郡。

罗福颐:《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》,第57页。此印文原误释作“茅阳邑”,施谢捷先生已作订正。见《〈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〉释文订补》,《文资料》1995年第2期。

叶(362) 元朔四年,武帝封沙定王子刘嘉为叶侯,元鼎五年除。《汉志》叶属南阳郡,面曾引述周振鹤先生的观点,南阳郡之叶侯国乃由沙迁置而来。今按,《待时轩印存》著录有一方西汉石印“叶阳邑”。 石官印是湖南地区西汉墓葬特有的随葬物,可证西汉沙国确有“叶(阳)”县,即刘嘉初封之地。

安众(361)、舂陵(413) 以上两侯国分封别属桂阳郡,迁徙至南阳郡,与叶侯国建置沿革相同。

(401) 元朔五年封刘恢。刘恢《史表》、《汉表》皆作中山靖王子,对此记载历代注家均未有所怀疑,直到梁玉绳才发现其中的问题:

梁玉绳:《史记志疑》卷一四,第730页。

武帝封越揭阳令为安侯,谓在南阳。中山王子何以封于荆州之域乎?疑此侯是沙定王子,与下夫夷六人同以六月壬子封,《表》盖误。

见本编第三章第二节考述。王恢:《汉王国与侯国之演》,第289页。

梁氏所言极是。安侯国地处南阳郡, 中山王子侯国无远至南阳郡者,而沙王子侯国却多有封置于南阳郡。《表》所谓“中山靖王子”乃是一格“安险侯”之衍抄,当据下一格“夫夷侯”更为“沙定王子”。南阳郡之安侯国已是迁徙的方位所在,至于其初封地,王恢曰“疑与冷、营相近,在今湖南县境”, 所说应大致不误。

湖南省文物工作者已在永州市鹞子岭发现了泉陵侯家族墓地。见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、永州市芝山区文物管理所:《湖南永州市鹞子岭二号西汉墓》,《考古》2001年第4期。

夫夷(402)、都梁(414)、泉陵(416) 以上三侯国皆见载于《汉志》零陵郡。三侯国元朔五年分封,别属桂阳郡,元鼎六年改属零陵郡管辖,直到汉末,从未迁徙。

洮阳(415) 元朔五年,武帝封沙定王子刘狩燕为洮阳侯,元狩六年除。洮阳,《汉志》属零陵郡。此侯国分封别属桂阳郡,似未迁徙。

陈桥驿校证:《经注校证》卷三〇,北京:中华书局,2007年,第702页。元延为成帝年号,故此处之“元帝”应为“成帝”之误。熊会贞《经注疏》据《王子侯国表》改“元帝元延二年”为“宣帝元康元年”,这显然是不明侯国迁徙之例而误改原书,不可取。

复阳(600) 元康元年,宣帝封沙顷王子刘延为复阳侯,至王莽败绝。《汉志》复阳侯国属南阳郡,《汉表》亦注南阳。《汉志》复阳侯国自注:“故湖阳乐乡。”可知南阳郡复阳侯国本湖阳县乐乡,因徙置沙王子侯国而改名复阳。此种情形与舂陵侯国极为类似。《汉书•城阳恭王祉传》曰:“元帝初元四年,徙封南阳之撼沦乡,犹以舂陵为国名。”故《汉志》舂陵侯国自注:“故蔡阳撼沦乡。”至于复阳侯国迁徙的时代,《经注》留有线索。《淮注》曰:“(淮)南即复阳县也。阚骃言:复阳县,湖阳之乐乡也,元帝元延二年置。” 如阚骃之说可信,则南阳郡湖阳县乐乡改置为复阳侯国在成帝元延二年,至于元延二年以之复阳侯国所在,已无从考证。

钟武(601) 元康元年,宣帝封沙顷王子刘度为钟武侯,至王莽败绝。《汉志》零陵郡有钟武县,江夏郡有钟武侯国。对于两者间的关系,钱大昕已有解释,《廿二史考异》卷七“汉书地理志”江夏郡钟武侯国条曰:

钱大昕:《廿二史考异》卷七,第133页。

《王子侯表》有钟武侯度,此即度所封也。《志》有两钟武县,一属零陵郡,一属江夏郡。度为沙顷王之子,其初封必在零陵之钟武,而《志》以江夏之钟武为侯国,盖来徙封。如舂陵侯本在泠移于南阳也。

诚如钱大昕所言,钟武侯国初封别属零陵郡,迁徙至江夏郡安置。

《王子侯表》始元六年亦见有高城侯刘梁,周振鹤先生以为此条重出,今取其说。见《西汉政区地理》,第124页。另仲山茂以为刘梁始元六年初封,废,元康元年再次被封为高城侯。见《〈汉书〉侯表地名注记的例特征》,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主编:《历史地理》第26辑。

高城(602) 元康元年,宣帝封沙顷王子刘梁为高城侯,至王莽败绝。 高城,《汉志》属南郡失注,“侯国”。《经•油注》曰:“(洈)出高城县洈山,东迳其县下,东至孱陵县入油也”。洈即今洈支流洛溪河。据注文,高城在今洛溪河、洈沦尉汇处之洛溪河北岸,约在今松滋市斯家场镇。

南郡高城侯国并不与沙国相接,周振鹤先生分析:

周振鹤:《西汉侯国地理》,第124—125页。

南郡高城侯国与沙国之间尚隔着武陵郡的索、孱陵、临沅三县,沙国不能越此三县而有高城,故可推测大约在分封高城侯国,三县方削入武陵。

周先生认为沅下游诸县本属沙国,如此沙国才能裂地分封高城侯国。但是来出土的里耶秦简表明,索、临沅两县秦代属洞郡,孱陵属南郡。洞郡即西汉武陵郡谦社,且秦代洞郡、汉代武陵郡都设置于沅流域,沅下游理应属于郡域的一部分。又据里耶秦简,临沅为洞郡郡治。《汉志》索县为武陵郡首县,西汉末年为武陵郡郡治。秦、西汉末年洞郡、武陵郡郡治皆在沅下游,足见这一地区对于两郡的重要。笔者以为,西汉时期索、临沅、孱陵三县从未归属沙国内史管辖。

(36 / 81)
西汉侯国地理(出版书)

西汉侯国地理(出版书)

作者:马孟龙 类型:虚拟网游 完结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